《議會內外》劉慧卿訪問
今天很高興,在議會「抖暑」期間到《議會內外》平台,接受「卿姐」劉慧卿的訪問,大談香港時局及社會熱話。
卿姐認為本港市面目前有種壓迫的氣氛,但我卻認為,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女士上任一年多以來,議會及社會整體的氣氛都是平穩及緩和,但民生最大困擾仍然是土地房屋短缺,房價過高問題,實在是不容易處理。
對於目前「土地大辯論」進行得如火如荼,將於下個月底完成諮詢及提交報告,但如果從土地供應專責小組諮詢文件反映,政府明顯對個別選項有傾向,例如「東大嶼都會」,及推動公私營合作等,但兩個選項實行起來都很困難,前者難度高,立法會申請撥款不易通過,後者風險很高。我認為最有效,為香港大規模增加土地的方法,是仿傚澳門,提請中央政府在內地水域填海,具體位置是大嶼山以南的桂山島,以增加約1千至2千公頃土地,再以大橋連接,相信最快三年可成事。具體建議我已在本月初與行政長官會面時,已詳細交代,期望政府在新一屆施政報告可以考慮採納。
另外,就近日接連爆發的港鐵沙中線工程問題,影響安全,亦十分受社會關注。港鐵的內部結構及管理問題存在已久,其公司結構過度膨脹,除了本港業務,海外業務又不斷擴張,但欠缺監管,我認為長遠需要分拆運房局,分開運輸及房屋兩個政策局專門處理,當然這有待政府及社會進一步討論成事。至於針對政府對港鐵的監管不足,在股權方面,應該將市面25%的港鐵股份,通過董事局及股東大會通過,改為優先股,可獲股息,但沒有投票權,這樣就可讓政府全資擁有港鐵,加強對港鐵監督。
針對目前部分青年人因應政治或各種原因,對香港前景表現顧慮,我認為,環顧全球,香港的人權自由,實際上不會比西方民主國家差,西方國家對於言論並非完全沒有限制,例如法國,禁止回教女士帶傳統面紗,兩個城市禁止在海灘穿伊斯蘭式「布堅尼」泳衣;美國球員單膝下跪會被罰等,反映民主國家並不是絕對自由。
除了人權自由非絕對,在香港的情況而言,我們亦要面對現實。現實情況是,香港是中國的一部分,我們要尊重國家的主權、領土完整,對於有極少數青年人,選擇提出「港獨」主張,政府有政治立場是無可避免。至於法律的層面,有關言論事實上在本港是沒有法例可以加以阻止或規管,香港人仍然有示威及言論自由,這方面應該珍惜。至於日後是否需要就相關煽動或分裂等言論定立更清晰的法律定義,這方面值得研究,至少能夠讓社會有清晰界線,了解哪些言論本身是違法。
ourtv.hk《議會內外》FB LIVE 連結完整訪問:
https://www.facebook.com/OurTV.hk/videos/8282741073695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