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末年初,國際局勢風起雲湧,中美關係更是如履薄冰,華為副董事長孟晚舟在加拿大被捕引發一連串「拳來腳往」,中美貿易戰高潮迭起,夾雜着全球經濟下行的憂慮,2019年對香港而言會是怎樣的一年呢?
貿戰實為科技戰 抗中國壯大
我認為國家改革開放已來到關鍵階段,內地各類產業強大起來,科技企業急速向外發展,很多企業在外國有實驗室,歐美國家難免覺得「礙眼」;中央政府強推國策「一帶一路」,還有「中國製造2025」(Made in China 2025)均引起了西方社會的戒心,認為中國特意向全世界擴張,「中國威脅論」滿天飛。
另一方面,美國總統特朗普上台後,動作多多,藉着關稅問題處處挑釁中國,明眼人都知道,所謂的貿易戰並不是關稅問題那麼簡單,這其實是一場科技戰、5G爭奪戰,美國不會眼白白看着中國奪得主導權,於是積極游說「五眼聯盟」(Five Eyes,美國、英國、澳洲、加拿大及新西蘭)採取封殺行動,以國家安全為理由禁止採用華為5G設備,以對抗中國日漸壯大的力量。
全球經濟下行 港產業需升級
習近平主席於12月29日和特朗普「通了電話」,特朗普在推特上形容是次對話「很長但相當不錯」、談判「正在取得重大進展」,貿易戰似有緩下來的迹象,但美國經濟周期已見頂,加上中國經濟也放緩,早前高盛首席經濟學家Jan Hatzius便預測2019年全球經濟增速會從2018年的3.8%放緩至3.5%,全球經濟下行無法避免。
全球經濟氣氛差,香港難免受到影響。香港在內地的傳統製造業早已嚴峻,定單持續減少,難以發展又難以結業,形同雞肋。今時今日,香港貿易已由出口轉為轉口、轉船運輸(Transhipment),增值甚低,四大支柱產業中的貿易及物流業難以避過衝擊,旅遊業旺丁不旺財。餘下金融服務、專業及工商業支援服務,也需要轉型,例如運用科技,生產高科技產品,提高產值。
即是說,美國領導西方圍堵中國,打壓其科技發展,變相促使香港企業加倍重視自主創新及產業升級,找尋出路。
特首在2017年施政報告推出了八大措施促進科技發展,包括增加研發資源、提供創投資金、吸引海外頂級科研機構來港落戶、滙聚科技人才等等,我認為方向正確。近年有不少內地科技公司,包括華為、聯通、中國電信、中國網安等內地頂級企業,紛紛利用香港作為支點,走向世界。這個現象對香港很有利,必須好好把握。
發揮獨特優勢 助國家迎戰
我認為,香港應該了解自身的優勢,以更長遠的目光看待這場貿易戰。
香港一直以來都是中國的通洋窗口,文化、教育、法治均與西方接軌,重視國際合規,這些都是香港的獨特優勢。
國家要找出路,我相信中央政府亦明白,西方社會愈打壓,香港便愈重要。接下來的2019年,且看香港能否發揮上述優勢,幫助國家迎戰,轉危為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