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率先考察港珠澳大橋】
大約十多天前,政府安排了一眾行會成員率先考察港珠澳大橋及港方口岸人工島。我在立法會也有參與此項目撥款,現在終於有機會親臨大橋,當然十分期待。
甫踏入大橋口岸,已給我帶來驚喜。我想象中的大橋口岸應該與落馬洲或深圳灣口岸相若,想不到置身其中卻發覺此口岸遠比想像中大得多,尤如機場航運站般的設計非常宏偉,感覺有如置身機場大堂。據大橋管理局人員解說,口岸由西班牙建築師設計,地其天花頂採用波浪型木色設計,設計概念與西班牙馬德里國際機場相近。
港方口岸大樓十分寬敞,其面積超過9萬平方米,不少地方採用自然光,當眼處興建了甚具特色的水池作為點綴及休憩之用,符合大樓「以人為本、融入自然」的興建概念。出入境大堂附設最新的e道及查驗旅客過境設施,邊境口岸人員向我們展示了手提式X光檢測儀器及高科技緝毒儀器。負責接待的人員向我們保證,大橋及口岸大樓早前經歷了超強颱風「山竹」過後依然無損,絕對經得起風災的考驗。
參觀完口岸大樓,我們隨即登上大橋參觀。港珠澳大橋全長55公里,是現時世界上最長的橋隧組合跨海通道。我們置身大橋與廣東省交界的位置,遠眺可見東西兩邊的人工島,極為壯觀。
海底隧道更令人驚嘆。港珠澳大橋擁有世界上最長的海底隧道,全長約6.7公里。這條號稱「世界最長海底沉管隧道」,由33個巨型沉管組成,每節管道長180米、寬37.95米、高11.4米,單節重量約8萬噸。由於要在40米以下海底興建隧道,接駁及相關施工需極為準確,我國工程師亦因此自行研發了一套獨有科技,準確及高效率地完成項目,這條「世界最長海底隧道」可說是一項極具開創性的世界級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