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的英語雖然猶如初中生水平,但其 imagery 頗為鮮明,具譁眾取寵之效。例如最近特朗普在 Twitter 談論關稅,就如是說:”countries come in to raid the great wealth of our Nation” 簡單一句come in to raid,將兩國你情我願的商貿往來,描繪為賊人登門入室將家中財富洗劫一空。
對於特朗普為貿易戰而沾沾自炫,美國的《新聞周刊》(Newsweek)就有專欄炮轟其對華關稅可能令美國陷入經濟蕭條。專欄作家Robert Reich是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的公共政策教授,曾獲三屆美國政府任命,身居要職,並於克林頓任內出任美國勞工部長,亦是奧巴馬上任前的過渡時期經濟顧問。他指出關稅實際上是對美國消費者打稅,而且還是regressive的稅項。Regressive平常有倒退之意,但就稅務而言,regressive tax(累退稅)雖對窮人富人收取相同稅款(如商品及服務稅),然款項佔富人收入比例較小,變相向窮人多收了稅。話說到此,Reich 借勢抨擊特朗普的稅務改革並未能提供更高就業機會,通用汽車計劃裁員便是一例。
減稅後企業剩下來的錢究竟往何處去? Reich 指大部分企業都用來收購自家的股份,美國股市因而經歷了asteroidal boost。Steroid 中文是類固醇,有增加肌肉之效,但亦有副作用。Steroidal 就是將 steroid 變成形容詞。普遍來說,on steroids 或 steroidal 皆有不可持續地暴增之意,含貶義。
Reich 將對華關稅和1930年大蕭條時期的 isolationist tariffs 作比較,並指出當時美國的關稅其實加深了大蕭條的禍害。Isolationist 是指孤立主義,在近代史中特別指美國在兩次世界大戰期間希望和歐洲保持距離的外交政策。
有人辯稱貿易戰,甚至近日在溫哥華機場拘捕華為集團副董事長孟晚舟,都純粹是用來爭取對華的 bargaining leverage。Leverage 原本解作槓桿作用(Lever 解槓桿),廣義可解作抗衡的籌碼。然而中國並未因此作出讓步。Reich 隨後指若果整套大龍鳳是要箝制中國崛起,倒不如用美國本地的法例禁止企業對華分享科技,從而避免因挑起關稅戰而令全球陷入經濟蕭條的風險。
可惜在如此分裂的美國,如此逆耳忠言又是否能上達天庭呢?
文章連結: https://www.newsweek.com/robertreich-trumps-china-tariffs-americarecession-opinion-1252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