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國際電影節協會早前放映了一系列Audrey Hepburn(柯德莉夏萍)的經典作, 家傳戶曉的Breakfast At Tiffany’s(《珠光寶氣》)自然榜上有名,Sabrina(《龍鳳配》)這套愛情喜劇或許沒有Roman Holiday(《羅馬假期》,又譯《金枝玉葉》) 的名氣, 但無論劇情、陣容抑或演技都毫不遜色。電影中,Hepburn 飾演 Larrabee一家的家庭司機的女兒Sabrina, 暗戀上花花公子David Larrabee, 卻不被注意。David 的吊兒郎當被開場的narration( 旁白) 如此形容:”listed on Linus’stax return as a six hundred dollar deduction”(David 在兄長Linus Larrabee 的稅單上被列為六百元的扣稅項目)。短短一句以扣稅項目的 metaphor( 比喻), 指出了David 如何依賴兄長供養,亦反襯了 Linus 事業有成。
Unrequited love(單戀;Requite有回應或回報之意,unrequited 就是不獲回報)的折磨, 促使Sabrina 隻身前往巴黎修讀廚藝當作散心,兩年後學成歸來,搖身一變成了氣質洋溢的淑女,先後令David 及 Linus 神魂顛倒……
Audrey Hepburn 的經典電影許多都帶有階級之別的主題:《羅馬假期》中的Hepburn 是以平民身分浪遊羅馬街頭的公主;《珠光寶氣》中的Hepburn 要在釣金龜與真愛之間抉擇;《龍鳳配》中,Sabrina 的父親用豪華轎車的間隔暗喻他對社會階級的印象:”I like to think of life as a limousine( 豪華轎車). Though we are all riding together, we must remember our places.There’s a front seat and aback seat and a window in between.”(雖然我們都在乘坐同一輛車,但必須知道自己的地位。車有前座後座,兩者之間有窗戶相隔。)用窗戶作比喻十分恰當,因為階級之間無明顯分野,但卻確實存在, 恍似The Great Gatsby(《大亨小傳》)裏的 Jay Gatsby 始終難以晉身上流社會。這個比喻與glass ceiling 此一近代社會學術語相似,都是指一種intangible( 難以觸摸,tangible 解可觸摸,確實存在)的阻礙或桎梏。
或許就是因為社會向上流的阻礙與桎梏永遠存在,成就了這些文學巨著與經典電影歷久常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