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保安局局長黎棟國(黎SIR)加入新民黨及出任常務副主席後,今早應商台節目《在晴朗的一天出發》邀請,首度和我一起接受電台訪問。
主持人十分好奇我為甚麼會邀請黎棟國加入新民黨。其實我和黎SIR合作二十多年,他做事積極,我們作風相近,理念一致。而且黎SIR擔任保安局局長期間,處理過佔中、馬尼拉人質事件等等大事,他的經驗就是香港經驗,難能可貴,擁有如此經驗及背景的人才,不繼續服務社會實在可惜。很高興當我跟他說:「好多嘢做呀,希望您幫下手啦!」的時候,他二話不說爽快答應:「好呀!」
黎SIR擁有豐富的政府經驗,對各個政策範疇都十分熟悉,而且他和我一樣,有志培育年輕人參政,相信有他坐鎮,新民黨的發展會更好。
除了「談論黎SIR」,節目的另一重點當然是「山竹」的善後工作。正如黎SIR所言,紀律部隊、前線人員謹守崗位,行動迅速,值得嘉許。星期一的大混亂是交通問題,重災區是新界東,若針對「應否停工一天」無疑是「對錯焦」。其實當日港島也非全無狀況,不過新界東的情況嚴重得多,打工仔要出市區返工但「苦無車搭」,要經歷千山萬水,跨越重重障礙才能上班的苦楚及怨氣,我們感同身受,政府更要深刻檢討。
我同意黎SIR所說,若政府相關部門在星期日晚/凌晨開始,已不斷出廣播通知市民不同地區的路面及交通情況,市民有足夠資訊,會懂得應變,調節出門時間。減少了同一時間湧上班的人潮,減輕了交通負荷,已可減輕問題。以今時今日的科技、傳媒、網絡的通訊方便,是可以做到的,現在政府偏偏「漏招」,苦了廣大打工仔。所以,訊息發放要及時、明確,這點很重要。
不過,上述措施是行政安排,我認為不需立法。若有法例但沒有常識去執行,還不是一樣?